第121节:画中人(2)
脚步已经领先思绪赶到了那个地方。弘道拿出用半透明油纸包裹的两幅画,放在桌子上面。看着画面的角角落落,弘道的眉毛在轻轻颤动。
右边的画描绘的是红太阳徐徐升起的海边悬崖,整个画面铺了红色的晨光,岩石之间歪歪歪斜斜地长着树皮粗糙的松树,一只喜鹊飞上枝头。
另一幅画是用粗糙笔致匆忙画完的竹子画,用浓墨一气呵成的竹枝和竹叶透露出锐利的气势。
看着这些画,弘道的脑子里混乱不堪,仿佛有马群在脑海中纵横驰骋。
丙列第二排书架是仁祖大王时期的画员金万宇的作品,丁列第一排书架上孝宗大王时期的画员崔廷宪的作品。但是,书架的行列和图画的位置似乎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两幅画具有的意义。“
“为什么呢?”
“绘画保管所书架的位置一旦确定,轻易不会改变,而且你父亲不是让你看书架上的画吗?你父亲是杰出画员,他重视的应该不是书架的排列位置,而是画的内涵。”
“那么,这些画里隐藏着什么深意呢?”
“红色的太阳和大海,还有悬崖……松树和喜鹊……”
润福的眼里充满好奇,等待着弘道继续说下去。
“悬崖耸列的大海应该是东边的海,西边的海大都是海岸沙滩……松树通常代表正月,就像梅花代表二月,樱花代表三月,菊花代表四月。松树犹如表示百寿的柏树,既有长寿之意,又代表坚贞的气节,但是这里应该理解为正月。”
“为什么这样理解?”
“新年到来的时候,用做礼物的画作中,新睥如意图,画的是松树和长生草。松树表示新年,长生草代表如意,以此表达新年如意的愿望。”
“新年期间,民间盛行的风俗是拿市井画匠的喜鹊,老虎和松树图当作礼物,互相赠送。松树和喜鹊,跟这幅画有什么关系吗?”
“市井画匠和老百姓都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只是当作风俗,但是画老虎总归不对。”
“那应该画什么呢?”
“如果不是老虎,而是画豹子,自然可以理解为新年报喜了。松树代表新年,豹和报同音,喜鹊表示喜。”
弘道停下来,走向书架。他又抽出一张画,在地上展开。
应该说两对,还是说四只呢……很多喜鹊落在含苞待放的梅花枝上,看着旁边。一只喜鹊好像在迎接什么,振翅飞上天空。不用说,这只喜鹊迎接的肯定是东方升起的太阳。
润福沉浸在喜鹊栩栩如生的动作中,弘道继续说道:“每到新年,喜鹊经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因为大家都期待新年有喜事。”
“悬崖下面汹涌的波涛也有含义吧?”
“一只仙鹤站在波涛滚滚的海边,这幅画叫做一品当潮图。仙鹤是群鸟之首,这里表示一品,表示波浪的潮和表示早晨的朝发音相似,这里的朝代表朝廷。所以说,一品当潮就期待升为朝廷一品大员的意思。
润福的双眼时而闪烁,时而迟疑。对于这种看似明白却又朦胧的读画法,他也不知道自己应该接受,还是通过诡辩蒙混过关。
“那么,这幅拙劣的竹子图又意味着什么呢?”
“竹子可以理解为与竹谐音的祝,正如画有竹子和石头的竹石图被称为祝寿图,而且竹子还象征冬天也不失生机的气节。”
“那么,这幅竹子图应该读成什么文字呢?”
听到润福急切的追问,弘道整理了自己的思绪,继续说道:“这里的竹子应该读成竹。”
“不是祝或象征气节的节吗?”
“无数文人画家在描绘四君子,尤其是描绘竹子方面,都有登峰造极的气量。若论绘画水平,这个绘画保管所里就能找出几百张竹子画。但是,你父亲却挑选了这幅粗糙拙劣的竹子画,肯定让你尽量想得单纯,甚至达到拙劣的程度。也就是让你放弃象征,采用依据声音直接读解的朴素读画法。”
“单纯而朴素的思考,竹代表什么呢?”
“就是竹,死亡的意思。
润福哑然失色。弘道讲了这么多读画法和象征意义,难道就是为了让她按照竹的发音读出来吗?
“那么,第一幅画有什么象征呢?
“画面整体能读出来 的字是潮,通过东方升起的太阳和红色的晨光可以看出,而且悬崖下面的潮水也和表示早晨的朝有共通之处。
“悬崖上的松树怎么读呢?”
润福感觉浑身的汗毛都竖起来了,连忙问道。
“应该读新年。”
“松树上面的喜鹊怎么读?”
“应该读作喜悦的喜。不过这幅画中没有必要把喜鹊读出来。喜鹊在这里只是装饰,强调不是变通的早晨,而是新年的早晨。这与悬崖下面的潮水强调早晨的朝是类似的功能。”
“新年朝?”
“去掉新年的新,会变成什么?”
“年朝?年朝?朝年?”
听到自己口中流出的声音,润福脸色骤变。
“金朝年?”
润福尖锐地提高了嗓音。弘道静静地把手放在唇边。
“结合这两幅画……朝年之杀,或者依朝年死,朝年之死,依朝年死……”
说到这里,弘道闭上嘴巴。徐征隐藏的秘密跨过十年岁月,终于得见天日了。
面对这令人难以接受的残酷事实,润福忍不住放声大哭。
“你父亲在临终之前的最后时刻,明确地告诉了你谁是凶手。”
“父亲怎么会知道这幅画在这里,又怎么知道我会读出画中的含义?”
“你父亲对陈旧腐朽的图画署模式深恶痛绝,追求生动新鲜的早期图画署模式。他是这个绘画保管所的常客,就像出入自己的家门。即使闭上眼睛,他也知道哪幅画放在什么地方。这两幅画都是拙劣之作,不像画员的手笔,自然格外引人注目。不过这两幅画的作者肯定不会想到这种残忍的象征,不过是在新年到来之际,按照人情风俗随便画出来罢了。你父亲却把杀害自己的金朝年隐藏其中,成了绝妙的象征。”
“那我父亲当时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金朝年这个名字,为什么要让我在多年之后,这么艰难地得到答案?”
“这是你父亲为你着想啊。如果你父亲当时就告诉你金朝年这个名字,你肯定会轻易泄露出去,或者为了报仇而鲁莽行事,对不对?但是,你父亲深知金朝年不好对付,他的势力非常之强,鲁莽地正面碰撞,或者到官府告发,对他来说绝不可行。因此,你父亲想等到你长大之后,等你有能力对抗金朝年的时候。如果你能出入绘画保管所,推测出画中的象征意义,那就意味着即便未能成为画员,你也得到了与金朝年势力不相上下的人物的帮助,读画的境界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你父亲大概认为,只有达到这种境界之后,你才有能力对付金朝年吧。”
润福眼含热泪,哀求似的问道:“金朝年……金朝年为什么要杀害我父亲呢?”
“我也不知道。从现在开始,我们要调查这件事……”
弘道咂了咂嘴巴,皱起了眉头。润福眨着湿漉漉的眼睛,声音里沸腾着憎恶和愤怒。
“我要马上赶到义禁府,请求他们重新调查这次事件。”
弘道冷冷地注视着润福。这个人性格急躁,然而每逢关键时刻,却是冷若冰霜。他一字一顿,清清楚楚地说道:“万万不可。金朝年不是等闲之辈,野心勃勃,手段到了神出鬼没的地步。你借助义禁府的力量,无异于托付鱼肉于恶猫。义禁府的将领,刑曹高官,甚至连判书和丞相,都被金朝年玩弄于掌股之间。”
“您的意思是说,他会利用金钱和权势,像泥鳅似的脱身事外?”
“如果只是脱身,那还是万幸了。他会要了我们的性命。只要他愿意,让我们这些中人画匠落进他的圈套,简直易如反掌。”
“杀人十年,犯人依然逍遥法外,得意洋洋。青天白日,岂能容下这种丑事?”
“因为他是金朝年,任何事都有可能。我们必须寻找另外的办法。“
“什么办法?”
“趁他不注意,给他致命的打击。”
弘道早就绞尽脑汁想办法了。但是,如此完美的办法能向哪里去找呢?对手是朝鲜首屈一指的巨商,拥有惊人的财富和权势。弘道对自己深感失望,长长地叹了口气。润福的声音打破了蒙蒙细雨般潮湿而沉闷的寂静。
“他看过很多画,也喜欢看画,应该擅长各种读画之法吧?既然是开始于绘画的恶棍,还是通过绘画来解决吧。”
弘道自然能读懂润福眼神中闪烁的深意。刹那间的闪烁犹如闪电划破思绪的深渊。藏在脑海深处的锐利思绪仿佛灵光乍现,弘道像被利刃划过胸膛似的猛然打了个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