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节:最后的画决(15)
两幅画摆在面前,画人和契员之间正在进行激烈的对话,犹如看不见的战争。契员们的赏析只是通过最优秀的绘画展示自己的眼光。
这场对决已经不再局限于两位画人之间。契员和契员之间也根据意见异同或是携手,或是合力攻讦,或是展开唾沫飞溅的舌战。卓越的评说和冷静的指责,锐利的观察和惊人的发现层出不穷。
两位画人全力以赴完成的画作通过契员们的眼光而具有了更深的含义。契员们发现了画人在绘画过程中未能意识到的内涵,弘道和润福也着实大为吃惊。
下午很快就过去了,太阳缓缓移向西方。对决渐渐接近尾声了。这次画事对决的终点就是对某一幅画举手的瞬间。这是润福和弘道之间的胜负,也是弘道和金朝年之间的胜负。府院君用手心擦了擦干燥的嘴角,道破了最关键的问题:“这是千载难逢的宝贵决斗。整体构图和主题极为相似,就像双胞胎,然而表现方式却有天壤之别,这种变化无常的对决才最有趣。不过,既然是对决,终究还是要分出胜负,没有胜负的对决决怎能称其为对决。”
“两幅画分别保持了两位画人各自的特色,同时也表现出了极致和技法。两幅画都以出色的方式把争斗的主题高度形象化,以参加对决的两个人为重心,把看客安排在周围。檀园描绘的是男人之间的对决,而蕙园描绘的则是女人,鲜明地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画风。檀园的画面充满动感,是充满力量的男人之画。而蕙园的画静中有动,富有女性气息,同时又给人以强烈的视角的紧张感。”
尹仁元明确指出了两幅画的根本差异。李文织又补充道:“还有一个鲜明的差异,那就是色彩。檀园的画以黄色为主的淡色,相比之下,蕙园的画则通过华丽的色彩增强了跃动感。”
“两幅画都是描绘民间风俗的俗画,如果非要区分优劣的话,我还是倾向于檀园。从传统文人画的角度来看,笔法酣畅淋漓,单纯的色调虽然稍显简陋,却足以唤起内心的感情。”
金朝年爽朗的话音刚落,尹仁元沙哑的嗓音接着说道:“两位画人的佳作都摆脱了牢固的绘画模式,卓越地展示了新的技法。尤其是蕙园的作品。远远超出了图画署的传统画和文人画的水平,达到了新的色彩境界。周围的色彩处理成淡蓝色和白色系,用强烈的色彩为两名女子增加了灵动性和运动感,这不能不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的高超技法。将来很长时间,在色彩的搭配和呈现方面,恐怕也不会有人达到如此的境界。也许我们正在欣赏的是百年,甚至于两百年之后才有可能再出现的杰作。”
周围响起了窃窃私语声。众人纷纷沉浸在弘道和润福的画中,试图为自己喜欢的画人投赞成票。有几个人没有做出选择,只是轮流打量着两幅画,困惑不已。这时,府院君洪亮的嗓音打破了寂静。
“画事胜负也和画上的对决一样惊心动魄,很适合争斗的画题。契员们众说纷纭,我也难以判别优劣。那么我们再来问问画人自己,如果画中藏有契员未能看透的特点和技法,请说出来。只要大家心悦诚服,那就可以视为胜利。作为朝鲜第一图画契,如果连画人隐藏于画面的深意都未能看出,岂不是千古笑柄。”
府院君的话等于宣布说,两位画人和六名契员的优劣很快就要分出来了。契员们有些惊慌。现在连两幅画的优劣都分辨不出,也只能听听画人自己的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