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刷新收视率新高的《面包王金卓求》可以说是今年韩剧市场上的一匹黑马,尽管有《快刀洪吉童》的导演李正燮掌镜、《情定大饭店》、《达子的春天》的姜银庆作家执笔,但由于没有大牌的加盟并且大胆启用新人担纲重要角色,相较于《Road no.1》这类大制作的作品,在企划之初该剧是没有引起业界的注意的。然而就是这样一部默默无闻的作品却达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播出效果,个中原因很值得仔细玩味。
《面包王金卓求》以七十年代韩国烘焙业为舞台,讲述了主人公金卓求成为出色面包师的奋斗史。故事有着较为细致的开篇,并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了深深的伏笔——巨星食品老夫人重男轻女的思想可以说是整个故事的导火索,一句“生个儿子”,直接导致了两个女人的悲剧:正牌太太铤而走险不惜与丈夫的助手生下儿子马俊(朱元饰);具家家庭护士美顺则为会长生下正牌太子金卓求(尹时允饰)。两个孩子也似乎遗传了生母的个性,一个城府颇深、争强好胜,一个乐观开朗、活泼调皮。在成长岁月中,有名无实、有实无名的两个富家少爷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
故事叫做《面包王金卓求》,实际上与面包的关系并不大,也称不上一部职业剧,面包充其量只是个支撑故事走向的载体,人物与面包有着或多或少的干系,面包房也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舞台,即便是马俊、卓求关于制作面包的几轮比试,也旨在通过展现二人不同的性格,阐释些许关于面包与人生的简单道理,并顺利将故事的篇幅写到三十集。
而实际上,《面包王金卓求》更像一部大时代的家族兴衰戏,正偏房太太的明争暗斗、家族“正义”势力对私生子的轮番打压,情感的出轨、出生的秘密、利益的阴谋,再加上两男夺一女的三角恋,《面包王金卓求》活脱脱一部缩减版的小《雷雨》。
说奋斗史、说爱情片,《面包王金卓求》都显得冗长拖沓了些,倒是卓求与日中会长的父子情如神来之笔很是感人。父亲对天赋秉义儿子的偏爱、失散多年后寻到卓求的感激与愧疚,以及卓求在巨星陷入信用危机时的挺身而出、鼎力相助,都成为全剧一个又一个亮点。全光烈所演绎的具日中会长可以说霸气与柔情并存,与卓求的几段对手戏都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卓求与母亲之间所发生的“我要找我妈妈”的戏码则因为在情理之中而显得没了刺激只有好奇。
《面包王金卓求》的超高收视率主要得益与它迎合了广大韩国大妈的口味——重男轻女的长辈压力、媳妇熬成婆的恶性循环、母子无奈分离的纠结等等,无一不是她们曾经经历或是令她们揪心的,因此也就更感同身受起来,而成为了该剧忠实的拥趸。而实际上,《面包王金卓求》的故事可以用“平淡”二字来形容:主人公命运多舛有着充分的可预见性,怎样的颠沛流离都一点不为奇;串连起故事情节的“面包技艺”也是一场比赛接一场比赛的反复循环,只要编剧愿意,可以随意比上个十几二十回合;而期盼着能看到些火花的爱情线,更是因为主人公们的稀奇个性而被搞得一塌糊涂。
剧中最奇特的人物当属柳真扮演的申幼景,这个与卓求青梅竹马的女孩,少年时期受尽了暴力折磨,有着比同龄人更成熟的心智。长大后的幼景作为首尔大学的高材生,在与卓求重逢后本是找到了停靠的港湾,却不想在维护自尊与向命运抗争之间渐渐迷失了方向,而成为复仇的工具,并被马俊所蛊惑,以至于丧心病狂,脱离了人生正常的成长轨迹。虽然故事的结尾,幼景与马俊也落得个Happy Ending,但这只能算是编剧关于追求美好结局的一厢情愿。
而故事的核心人物金卓求的表现同样不能令人产生多少共鸣,尹时允虽然借助此剧一炮而红,但不得不说他的演技还是十分欠火候。不否认卓求的角色是善良、乐观、希望、锲而不舍的象征,但是一味地天真、微笑、大声打招呼,情绪没有层次之分,看到最后也只好无奈觉得“这个卓求有点傻”了。总而言之,高收视率的《面包王金卓求》不能称之为一部经典之作,它只是在对的时间出现的一部对的作品,满足了占大多数人们的收视需求,仅此而已
- 上一篇:《玛丽外宿中》腐女们华丽丽的梦
- 下一篇:《同伊》雨.......